中國茶文化傳播網

< 茶文化 >

徑山禪茶文化

  至今有1265年歷史的徑山,文化底蘊豐厚,自然風光優美,禪茶文化博大精深,是唐代茶聖陸羽著《茶經》之地,日本臨濟宗和日本茶道之源。徑山鎮是浙江省茶葉之鄉,徑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北苕溪擔負著千余年來徑山禪茶文化傳承、弘揚光大。

  公元742年,唐朝天寶元年,國一大覺禪師法欽泛舟過太湖逆流而上東苕溪,經中苕溪往北苕溪。其師以「乘流而行,遇徑即止」八字相囑,法欽禪師便在徑山結茅而居,遠近鄉鄰送糧米油鹽,從禪之士助資建庵。從此,人跡罕至的徑山,門庭若市,名震天下。

  開山建寺27年,唐朝大歷四年代宗皇帝賜名「徑山禪寺」。於是,徑山禪寺香火不斷,高僧大德輩出。徑山寺從開山建寺到解放前傳燈100余代。

  徑山自建寺以來,歷受官方佑護。自唐太宗皇帝賜名「徑山禪寺」後,徑山禪寺被列為皇家官寺。盛時,梵宮林立,下院羅布,佛像萬尊,僧眾三千,香客雲集,遊人滿山,香煙飄渺如青霓,誦經聲浪沖雲天。南宋時列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譽滿東南亞。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賜名「香雲禪寺」。今用名「萬壽禪寺」。

  徑山因山而名,因佛而盛,蔚為佛國勝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紛至沓來。錢繆、徽宗、高宗、孝宗、康熙五位皇帝幸遊徑山。白居易、蘇軾、蘇轍、範仲淹、陸遊、龔自珍、徐渭等曾一次或多次遊覽徑山,留下唐詩宋詞200余首,僅蘇東坡一人就作詩12首之多。

  徑山是刊刻《大藏經》之地,世稱《徑山藏》。《徑山藏》刊刻歷時128年,版數達16萬片,6000余卷。刻版藏於下院接待寺化城寺。她標誌著余杭在民間刊刻事業上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國出版史上的一大盛舉。趙樸初稱其是「人類文化史極為罕見的巍峨豐碑,凝聚了中國世代的聰明智能和辛勤勞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精神和偉大氣魄。這是我們引以自豪的無價的精神寶藏」。

  徑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條重要紐帶。徑山寺成為江南「五山十剎」之冠,名望本高,日本佛教界人士慕名紛紛前來徑山參謁求學,南宋到明,日本前來中國參究佛學求法的僧人達433人,其中不少得法於徑山,宋、元時期,中國赴日弘教的僧人有27人,其中8人屬徑山弟子。從徑山傳到日本的臨濟宗,成為當今日本佛教界三大派之一。日本聖一國師圓爾辨圓嗣法回國,從徑山帶回《禪苑清規》一書,使徑山的茶宴演變成日本的茶道。

  徑山是唐代茶聖陸羽著《茶經》之地。雙溪岸邊的陸羽泉文化主題公園,是當年茶聖陸羽隱居著經的地方。一部《茶經》,千秋傳頌,奉為茶壇經典,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是中國古典文化巨著。

  徑山禪茶文化薪火傳承。徑山茶與山齊名,是余杭傳統的歷史名茶,唐宋時已久負盛名,歷以「崇尚自然,追求真綠、真香、真色、真味」著稱,已獲浙江省十大名茶,產品遠銷日、美、歐盟等國家及京、津、杭等城市。

  徑山禪茶文化像山澗叮咚的泉水,沿著苕溪向東流去,流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