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傳播網

< 茶文化 >

唐代茶文化研究

    法門寺因地宮出土了一套唐僖宗曾經禦用後又用以供奉佛祖的系列金銀、玻璃茶具,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受到海內外茶人的敬仰。法門寺唐代茶文化成為近年來我國茶文化界的一大學術熱點,總結法門寺茶文化研究有益於促進我國茶文化研究的深入。
    1、飲茶形式
    首開法門寺茶文化研究的是考古隊韓偉副隊長。其《從飲茶風尚看法門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銀茶具》和《法門寺地宮的茶具》是關於法門寺茶具茶文化研究的最早研究介紹文章。他提出」中國茶具配套成熟於鹽茶階段,亦即唐宋時期。元明以後的散茶階段,飲法與茶具均發生了不小變化。鹺、簋、則、鹽臺、夾具為與鹽茶直接有關的茶具已不復使用。」從其文章內容看,他說的鹽茶階段既包含了唐陸羽《茶經》的烹茶道和蘇鹿《十六湯品》、蔡襄《茶錄》的點茶道兩種飲茶形式。實際上,韓偉教授該文是隨地宮文物簡報發表的第一篇研究出土文物的文章。同期發表了孫機先生的《法門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該文指出」總之,根據這批茶具,可知點茶法在唐代後期已較流行,茶具的種類已較完備,烹點技術已相當講究。幾此種種,均為末茶飲法至北宋時之臻於極盛奠定了基礎。」此後,暨遠誌又發表了《論唐代茶文化的階段性》,就飲茶形式言,認為以法門寺為代表的晚唐茶具應屬點茶階段代表性證明權料。但王倉西不同意此說,其《法門寺塔地宮出土茶具與〈茶經•四之器〉對比研究》的研究結論是:」晚唐皇宮茶道還是以烹茶之法為主。」
    2、地宮茶具出土的意義
    朱自振教授等認為:這套茶具的出土,才真正全面揭示了唐宮廷茶道的存在及其程序和特征,它是《茶經》茶道發展的基礎上與宮廷禮儀相結合,而達到唐代茶文化的最髙階段。此外,它還向人們展示了唐代茶道主流在晚唐的變化。韓金科研究員認為:這套茶具,「確鑿無疑地證實了唐代宮廷茶道和茶文化存在的同時,也為研究唐代茶文化及唐宮廷茶道,以及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並有助於研究宋代茶道、日本茶道與唐代茶道的淵源。」張高舉先生說,這套茶具「是皇室宮廷茶文化的完美表現,也是唐宮廷飲茶風尚極其奢華的見證。」王郁風先生認為它是唐代茶具文化的精華,林培民認為這套茶具不僅具有實用性,而且有著極髙的審美價值。
    3、唐代茶道
    朱自振等說:「茶道,是一種對飲茶習俗、方法的規範,通過聯結友情,品味人生、觀照人類社會自身,是文人茶道的特色;飲茶過程中超凡脫俗的寧靜是寺院僧侶茶道的特色;體現表演性、等級性、親和性是宮廷茶道的主要特色。因此在唐代社會中,茶道表現出階段性、階層性、地域性,從而成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沿此思路,梁子認為「茶道,就是以飲茶為契機的高度藝術化的綜合文化形式。通過烹茶品飲來營造一種高雅和諧的人文氣氛,交流思想,激揚文思,張揚個性和自由精神,提升生活格調,揉以琴棋書畫,使茶道的文化內涵更為豐滿。」陳香白教授的茶道即人道說亦頗引人稱是:「形成於唐代的中國茶道,究其實質,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種延伸。」茶道就是引導自己走向完成品德修養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就是人道,「已升華為一種全新的、全人類都能意會、理解、破譯的語言。」丁文先生說「茶道是一種文化藝能,是茶事與文化的完美結合,是修養和教化的手段。」 李斌城教授說唐人茶道是唐代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鄒明華女士等認為茶道無非包括茶道思想、程式、規則和用具等。「我們說中國茶道形成於唐代,這是因為這幾方面的因素在唐代已經基本定型。」由於陸羽的功績,在唐代中國茶道已經基本形成。所謂茶道,「即茶中之道,既是法規,又是理念。」王玲女士認為:「講茶道應當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理念,與優美藝術形式的和諧一致。」 「倘若只有花枝招展,或富麗堂皇,只是擺弄幾個瓶子、刷子,便稱之為茶道,則便是舍本逐末,大道不復具 矣。」
   4、唐代茶事
  李斌城《唐人與茶》是近年來大陸學者研究唐代茶事特別是唐代飲茶總體情況的傑作。他說:「唐代嗜茶,茶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不局限一般飲用,而升華為一種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其結晶就是茶道。」他還一改梁子《中國唐宋茶道》等資料的傳統說法,而認為最早提及「茶道」二字的不是《封氏聞見記》而是皎然的詩。程啟坤、姚國坤《論唐代茶區與名茶》認為:「唐代很多地方飲茶普及,因此茶葉生產也就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茶區逐漸擴大,名茶眾多。」並以表格來反映茶區與名茶,很有意義。
  曹進副教授《唐代兩種茶文化現象》指出,「從唐代史料中我們已看到,唐代王室及貴族茶事活動的特點,與文人僧侶是截然不同的。王室的貢茶,精美高級的茶具,奢華的飲茶場面,這種以消閑享受為主體的茶事活動,畢其儀,美其器。.」 「唐代的文人僧侶茶貫徹了和諧、中庸、淡泊的思想,強調飲茶自修內省。」
  在《我國中、晚唐詩人對於茶文化的貢獻》一文中,顧風副研究員認為,他們促進了飲茶習慣的普及,推動了《茶經》的問世,帶動了茶具之生產,擴大了茶文化的內涵。
  在《<茶經>?<茶酒論>與法門寺茶道研究》一文中,梁貴林指出《茶經》為茶道之元典,《茶酒論》乃茶道的民間闡釋,法門寺茶具則體現了唐代茶道的高度。
  5、唐代茶與佛教
  梁貴林認為:「在直譯過來的佛經中,我們幾乎找不到以茶禮佛的資料,這大約是因為天竺國在釋迎時代還不盛行飲茶,或說就沒有飲茶的習俗(甚或就沒有茶樹)。但在中國佛教叢林中茶甚為流行並受重視,由於晚唐百丈懷海禪師創立的《百丈清規》彌漫著茶的芬芳。」……在佛菩薩忌日、在寺院管理人員職事變動等活動中都少不了點茶。
  茶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茶聖陸羽就是被竟陵智積禪師在寺院撫養,唐代最美的茶具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等。這一切都表明從歷史角度以佛教為一參照系進行唐代茶文化研究不失為一種可取之法。韓金科等《從法門寺出土文物看茶文化與佛教》一文認為「從法門寺的特殊地位和佛骨在唐代佛教發展中的特殊意義看,從地宮出土的反映唐宮廷茶文化的配套茶具看:佛教和茶文化在這里達到高度的統一,而這一統一的背後是封建帝王對佛教和茶文化的同時需要;茶文化和佛教在唐代社會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這兩種文化之所以能結合、圓融的內在原因在於共同承認個人的「修養」「克己」「儉約」「精勤」是成佛為聖的必由之路,而封建帝王也以此為其美德增色,因而佛骨(佛教象征)、茶、皇(封建國家的化身)結合起來。
  也就是說:茶文化是一種像茶葉一樣有很強的親和能力的中和性文化。
  6、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張高舉在《日本茶道與唐宋茶文化》一文中指出:「舊本的茶道和茶文化,無論從其形式還是從實質來說,都同中國茶文化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茶道源於中國唐宋文化.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一端。」
  日本學者布目潮風在《法門寺地宮的茶器與日本茶道》一文中指出,日本茶道之所以出色完成的深層原因,必須歸功於陸羽寫了《茶經》,建立了其他飲料所沒有的理論上的豐碑這個史實。」
  倉澤行洋在《東方文化與茶道》一文中指出:「日本茶道是以中國茶道為母親而成長起來的茶道,並且是在古代佛教文化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
  梁子說「由於日本古代文化(明治維新前)主要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人將吸收而來的精粹視為瑰寶,發揚光大,擴充創新,以致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由於茶道、佛教連同中國文化一同過嫁扶桑,他們發揮了極大的創造性,將一同而來的文化兼融並蓄,並集中於茶道文化之中,因而使茶道文化成為揭示日本文化的鑰匙,閃耀著中華文明光輝。更洋溢著大和民族的智慧氰氫」
  就法門寺唐代茶文化研究的進程而言,他認為「一個階段問題的解決,同時預示著另一階段問題的出現,幾年實踐表明,法門寺文物為認識唐代茶文化提供了最直接資料,同時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因為法門寺文物的嚴密性決定了這一門學問的嚴肅性—就連文物上的圖案也是嚴格構思的,唐代茶文化的研究僅處於起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