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傳播網

< 茶文化 >

中國茶道發展史綱

   茶道是以修行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懦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懦道,調合三教;宋明新懦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雲:「懦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懦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苛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朝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誕筠撰《采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钅復]、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劄、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誕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的《采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禦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跡不祥,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嫻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仝、錢起、杜牧、溫道筠、皮日休、陸偉蒙、齊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巖,引[糸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花宴》序雲:「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誕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鶯飛花拂,清風麗日,環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雲:「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習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翠竹搖曳,樹影橫斜,環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境中。或在道觀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四)修道
    《茶經》「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飲茶利於「精行儉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四之器」,其風爐的設計就應用了儒家的《易經》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钅復]的設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正令、務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不僅闡發飲茶的養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儉德、正令、務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成忘年交。皎然精於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標「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並陸羽。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斐汶《茶述》記:「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斐汶《茶述》,皎然「三飲」,盧仝「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註重對飲茶環境的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誌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於中、晚唐、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二、宋明時期——點茶道
    點茶法約始於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十一世紀中葉,蔡襄著《茶錄》二篇,上篇論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①盞、點茶,下篇論茶器、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家、其《茶錄》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
    十二世紀初,宋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二十篇:地產、天時、采擇、蒸壓、製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缶並]、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趙佶是傑出的藝術家,書畫、詩文皆佳,且精於茶道。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北宋後期而成熟。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個「力」,下「月」。
    (一)點茶道茶藝
    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錄》、《茶論》、《茶譜》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號,並附圖及贊。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砧椎、茶鈐、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
    2.選水
    宋人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觀茶論》「水」篇卻認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水,雖日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汗,雖輕甘無取。」宋徽宗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以山水、井水為用,反對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於唐人
    4.候湯
    蔡襄《茶錄》「候湯」條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沈。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沈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湯最難。」蔡襄認為蟹眼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趙佶《大觀茶論》「水」條記:「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趙佶認為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蔡襄認為蟹眼已過熟,而趙佶認為魚目蟹眼連繹進躍為度。湯的老嫩視茶而論,茶嫩則以蔡說為是,茶老則以趙說為是。
    5.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①盞、點茶(調膏、擊拂)、品茶等。
    蔡襄、趙佶、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而外,丁謂、範仲淹、梅堯臣、歐陽修、林通、蘇軾、黃誕堅、陸遊等人對點茶藝都有所貢獻。蘇軾的《葉嘉傳》,明寫人,暗寫茶,文中暗含點茶法。
    (二)茶禮
    朱權《茶譜》載:「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點茶道註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為嚴肅。
    (三)茶境
    點茶道對飲茶環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遊詩有「自挈風爐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茶譜》則記:「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贊語。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贊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理。木侍製《砧椎》贊有「上應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問,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付。」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
    朱權《茶譜》序日:「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誌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遊心於茶竈,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雲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盧仝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內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仙。
    趙佶、朱權貴為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北宋時期發展成熟。點茶道鼎盛於北宋後期至明朝前期,亡於明朝後期,歷時約六百年。
    三、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張源著《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著《茶疏》,其書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註、蕩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遊、權宜、宜節等篇。《茶錄》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 茶道的基礎。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十七世紀中期,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後期,清人冒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水的內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聲辨,三日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湧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沖貴,方是純熟。」又「湯用老嫩」條稱:「今時製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
    5.習茶
    (1)壺泡法
    據《茶錄》、《茶疏》、《茶解》等書,壺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註湯)、滌盞、釃茶、品茶。
    (2)撮泡法
    陳師撰於十六世紀末的《茶考》記:「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註湯、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於清代,流行於廣東、福建和臺灣地區,是用小茶壺泡青茶(烏龍茶),主要程序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又進一步爭解為孟臣沐霖、馬龍入宮、懸壺高中、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鑒賞三色、喜聞幽香、品啜甘露、領悟神韻。
    對泡茶道茶藝有貢獻的,除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外,還有陳繼舒儒、徐渭、陸樹聲、張大復、周高起、張岱、袁枚、屠本俊、聞龍等人。
    (二)茶禮
    中國茶道註重自然,不拘禮法,茶書對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紀後期,陸樹聲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有「涼臺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松風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類》,內容與陸樹聲所撰相同。《徐文長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雲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風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雲、宜綠鮮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瓢煙。」
    許次紓《茶疏》「飲時」條有「明窗凈幾、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苛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註、茶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兌]懸之。……」
    屠隆《茶說》「茶寮」條記:「構一鬥室,相傍書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張謙德《茶經》中也有「茶寮中當別貯凈炭聽用」、「茶爐用銅鑄,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環境尤其講究,設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經造詞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四)修道
    明清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創新不多。
    綜上所述,泡茶道蘊釀於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紀末葉的明朝後期,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綿延至今。
    四、總說
    中國茶道成於唐,繼於宋,盛於明。
    中國茶道形成於八世中葉的中唐時期,陸羽為中國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創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仝、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齊已等。唐代茶人對茶道的主要貢獻在於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於中晚唐,歷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為時約五百年。
    點茶道形成了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後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遊、審安老人、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啟後,創立了點茶茶藝,發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鼎盛於北宋中後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為時約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於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代表人物有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馮可賓、冒襄、陳繼儒、徐渭、田藝衡、徐獻忠、張大復、張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其一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其二在於為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衰於近代,復興於二十世紀後期。
    中國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經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發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發源於中國,光大於日本。